第675章 诸葛亮,琅琊王(1 / 2)

加入书签

('但诸葛亮的研究成果还不止这些,还包括了其他方面。

正如陆川所想的那样,诸葛亮成为科研部的部长之后,开始全面负责工坊建设,所以他不光在研究新式弹丸,在其他方面也做了很深的研究。

就比如在金属冶炼方面,诸葛亮提出了将不同的金属按照比例进行混合,竟然打造出了各种新型合金。

虽然这些合金的属性大部分不堪大用,但这个方向绝对是正确的,或许用不了多久,诸葛亮就能研究出来新式合金,在坚硬程度和坚韧性上获得极大的提升。

再比如在金属锻造方面,诸葛亮设计出了专业的锻造锤,而且还将锻造锤固定在一个齿轮上面,通过齿**小的不同,可以将力量扩大,进行更加有效的锤击,让金属中的杂质去除地更加彻底。

陆川看到诸葛亮地设计之后再一次被惊讶了,因为诸葛亮在机械方面真的很有天赋。

只是一个简单的改造,就能让锻造金属这份沉重的工作变得不是那么沉重,门槛也没有那么高了。

如果继续对这个系统进行改造,将来甚至还能出现更有效率的工具。

陆川对此已经生出期待了。

陆川在工坊巡视一遍之后,对诸葛亮连连称赞,更是意识到自己真的是捡到宝贝了,也庆幸没有让诸葛亮去政部。

要是诸葛亮去了政部,谁能代替他做这么做研究,推动社会的发展?

从工坊回到皇宫,陆川就亲手写了一封诏书,封诸葛亮为琅琊王,并命人制作了一张牌匾,上面写了四个大字:国士无双!

这一下整个京城都热闹起来了。

陆川竟然主动给诸葛亮封王了?

虽然大汉已经灭亡,如今是大陆王朝,但人们的思想还停留在“非刘姓不得封王”的思想之中,认为在大陆王朝,非陆姓不得封王,所以不管谁立下了多大的功劳,都丝毫不提封王的事。

甚至就连封公的事情都不敢提一下。

最多最多就是封侯。

想想陆川是如何一步步当上皇帝的,人们就知道封公、封王就是对皇权的挑战。

可陆川却主动给诸葛亮封王,这如何不让人们震惊?

他诸葛亮究竟立下了什么功劳,竟然能让陆川如此重视?

他难道比赵云这种顶级武将在战场上厮杀的功劳还大吗?

人们不光为诸葛亮被封琅琊王而感到不平,在听说陆川给诸葛亮送了国士无双的牌匾之后,心里就更不平衡了。

国士无双,这是多高的评价?

诸葛亮他承担得起吗?

反正就是消息传开之后,京城彻底热闹起来。

那些自认为立下过功劳,而且功劳不必诸葛亮差的人心里就开始抱怨的。

还有一些人则是为别人打抱不平,就比如军部不少官员认为诸葛亮这个封赏太过了,就算真的要封王,也应该给赵云封王才是。

政部官员则认为郭嘉日夜殚精竭虑,为大陆王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真的有人能够封王,也应该是郭嘉才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