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杭城(1 / 2)

加入书签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这是明代袁宏道所做的西湖游记,杭城的美不是一眼看到底的惊艳,倒像斟茶讲究的七分满,国画讲究的留白,让人存了一份余味在心中,在往后的日子里,随着心境变化,对这种美解读出不同的意韵来。

立在西湖边看西湖,波光粼粼的湖面,微风轻拂脸颊,再赏鉴西湖游记,别有一番风味,悠然自得,仿佛人间仙境一般。雷峰塔当然没有镇压着白素贞,但站在塔上,登高望远,西湖一览无余,是一个绝佳的赏风景点。

林如海与苏芷凝在杭城住了一周,芷凝便深深喜欢上了这座城市,“这才是宜居都市,相比之下,京城太无趣了。”

“可不是嘛,这城市能让人褪去浮躁,不容易那么焦虑。”林如海叹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