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页(1 / 2)
('\t\t\t计航也说不清楚辛景宏为什么十九了还未订下婚事,按说他在白州应该很抢手才对,可以肯定的是此人身体康健,没有隐疾。
这个不需计航说,韶南也清楚,辛刑书既然能向她爹提这事,就是奔着结两姓之好来的,若有隐瞒欺骗,那不是结亲是结仇了。
“行了,这事到此为止吧,你俩别再去烦计书吏,不许再提了。”
大约对方的情况同她一样,高不成低不就,加上背负着整个家族的希望,自然要慎重一些。
随着她“仙翁”“仙翁”单调的琴声,这些对话清清楚楚传入崔绎耳中。
引得崔公爷无聊地想:“燕如海到底是和谁做了儿女亲家来着?啧,怎的全无印象。难道我回来之前这小姑娘真的嫁了什么辛三少?往后十年间的会试,本国公不敢说每一个高中的都记得,但像周浩初那样的都接触过了,这个辛三少,肯定没有金榜题名。燕如海那么有眼光的一个人,在女儿的亲事上怕是做了亏本买卖。”
他说不上为什么会有些幸灾乐祸,怀着瞧好戏的心情等着辛大才子到安兴来。
第46章瘟神来了
中秋之后,安兴迎来了今年的最大一场雨。
东莺江水位虽然没有因此上涨多少,燕如海却不敢大意,着工房书吏征集民壮,亲自带着三班衙役每日到江堤上巡视,哪里坏损了赶紧修,生怕再次发生溃堤。
韶南担心父亲,披蓑戴笠,领着两个丫鬟和县衙的下人在江堤附近搭了个草棚子,负责给大伙烧热水和姜汤。
如此闹哄哄的,谁也没有注意到有一叶小舟远远的涉江而来。
距离众人劳作之处大约里许,小舟靠岸下锚,一个年轻的书生带着书童走下船来。
“少爷,二老爷说等见了那座像马头一样的山,就是到了安兴了。”书童指了雨雾中隐约可见的青山道。
“风雨如晦啊,走吧,先找个地方落脚。”书生感叹了一句。
“不去县衙么?二老爷提前都打过招呼了。”书童只有十四五岁,眨巴着眼睛问。
“不去,先转转,你把舌头捋直了,一会儿找人打听下大江屯怎么走。”
“去大江屯啊,”书童为难地搔了搔头发,“少爷,您真要去找那黄大仙的麻烦啊,要不您先算一卦吧,看看此行的吉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