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页(1 / 2)
('\t\t\t崔六脸色微红,刚拱了下,还未及说话,便被崔宛琳打断:“哎呀韶南,你不用跟他客气。我这弟弟过年都十四了,连招呼也不打就往里闯,一点长进都没有。小六,你是来找母亲的么?”
崔六给她说的涨红了脸,辩解道:“我知道母亲不在,我是来找五姐你的。”
“哼,哥今天回府,连爹娘都过去了,你竟然敢不着面,仔细你的皮。”
“不是,现在那边人太多了,我等会儿再去,五姐你别光说我,之前明明说好了的,等过了上元节再走,怎么可以言而无信,四姐、六姐还有秦家姐姐她们过节的时候凑在一起,没少说你坏话,你不想以后被孤立,就做东请客,给大伙赔个不是吧。”
崔宛琳得意洋洋:“傻话,我才不怕被孤立,来,我给你介绍,这是我最好的朋友燕姑娘,你叫她姐姐就好。”
崔六虽是庶子,看得出家教甚严,姐弟俩拌嘴,却不敢给客人难堪,听了五姐介绍,郑重见礼:“燕小姐。”
这同燕韶南想像大户人家嫡庶相处的情形有些不同,看得出崔六没什么心,嘴也不严,加上住得近,到是个套话的好对象,燕韶南打定了主意,含笑回礼,想来她和一个十四岁的半大小子多说几句话,旁人见了也不会往男女之情上面瞎想。
因有燕韶南这个外人在,崔六抓耳挠腮呆了片刻,便说是去给哥请安,匆匆跑了。
崔宛琳道:“小六到是提醒我了,过两天我请大伙一起去城外踏青吧,把和咱们关系好的几家都叫上聚一聚,等认识的人多了,以后你在京里想做什么就方便了。”她可时刻记着崔绎的嘱托,要把燕韶南领进圈子,介绍给她的朋友们认识。
燕韶南却对此不是很感兴,找藉口推辞:“再说吧,最近几天我要先替父亲去拜望张老尚书和他的那些同年,怕是抽不出时间来。”
这可是个抛头露面的苦差事,崔宛琳想不通她爹怎的也不派个心腹管事来,同情地点点头,依旧不死心:“那不踏青,吃顿饭的时间总有吧,我一会儿跟娘说说,把人都请到我院子里。”
燕韶南不好再驳她心意:“会不会太麻烦了?”
崔宛琳松了口气:“不会不会,活儿都是下边人在做,我就管写写帖子,只要……”只要我娘同意。
但她随即想到,不同意也没关系,反正自己有哥撑腰。去到主宅那边找哥,抬抬腿就到了,往后在这个府里,她可是有免死令牌的。
燕韶南想一想也觉着这个主意挺好,主要是五娘那句“认识的人多,想做什么就方便了”打动了她,眼下京里明刀暗箭,危四伏,在魏国公府请客总比去踏青什么的要安全。
两人各想心事,直到外头有人恭声道:“太太回来了。”
脚步声响,一个温和的女声响起:“琳儿和她的朋友在屋里?”
崔宛琳腾地站起来,几步跑到门口,叫了声“娘”,便扑到一个年美妇怀里,搂着她脖颈,脚尖还踮了几踮,娇声笑道:“我回来了,这么多天,您想孩儿了没有?”
夫人抬轻揪她面颊,低声道:“快松开,那么大的人了,也不害臊,你朋友还看着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