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页(1 / 2)

加入书签

('\t\t\t燕韶南虽然没有明说,却一早便猜测对方的真正目的怕是要倾覆大楚朝廷,这些绑匪在京城经营多时,组织严密,人手众多,当中不乏高手,仅凭燕韶南自己,面对这千头万绪即使长出三头六臂也应付不迭。

这就需要崔绎对她毫无保留的信任。

在这方面,小公爷远比燕韶南自己认为的更甚:“没问题,名册给你,你想调谁都成。谋财不可虑,就怕贼人设的是连环毒计,以此来陷害梁王,甚至危及到我魏国公府。换回秦从筠,贼人应该会放松警惕,你只管放开手脚去做,本国公会全力支持。”

燕韶南闻言望了他一眼,目光颇有深意。

两个人心中都有隐忧,但想的显然不大一样。

她发现一直以来崔绎担心的都是国公府和梁王一家的安危,对于皇帝和大楚朝廷却是提都没提,这个脑后有反骨的家伙!

“辛刑书是您这边的吗?那我想请他和辛景宏进京帮忙。”

崔绎足有大半年没听到辛景宏的名字了,闻言仔细观察了一下燕韶南的神色,撇了撇嘴:“那就叫他们来好了。”

燕韶南微微松了口气,辛刑书医术高明,擅长查验尸体,辛景宏胆大心细,过目不忘,而且熟人凑在一起好办事。

她需得有人去查许宋村的底细,查翰林院黄义滨之女避雨避贼是否另有内情,还有从窦兰兰案入手,查驸马府牵扯了多少,以及黑市的相关情况。

至于崔绎怎么去说动辛景宏,她就不管了。

崔绎心里却另有一番算计。

梁王对亲妹的疼爱之情他能理解,正是意识到朱孝慈乃是梁王的逆鳞,崔绎逐渐开始怀疑前世那桩谋反大案与此有关。

既然如此,朱孝慈个人的安危便不那么重要了。

一方面,崔绎给燕韶南以绝对的信任,希望她能继续之前破获几桩案子的奇迹,把朱孝慈解救出来,对梁王有个交待,另一方面,他以此为由,放开了手脚,开始调动崔氏一族的势力以及自己安插在各个衙门的亲信。

今生因为他的介入,尤其是借英国公夫人之名去肃王府捉人,朱、秦二女失踪的事已经瞒不住宫中和内阁,崔绎索性拿来为自己打个掩护。

前世直到梁王身死,他被逼得走投无路才不得不丢弃了历代魏国公的荣耀,决定要造反,又因为胡人大举入侵,一拖再拖,任由皇帝迁都失去良机,直到密州局势稳定才在彰白两州起事。

今生他提前准备,只要能保住梁王无恙,抵御住外族,对他而言在京城发动,直接改换朝代乃是最佳的选择。

造反需要契机,需要一个正大光明,能宣之于口的理由。

不同于前世,梁王眼下还活得好好的,崔绎只能另外想辙,捉了隐娘等人之后,他也没有同首辅孔咏德断了来往,而是送上厚礼,通过他把自己的两位族兄调入京军三大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