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页(2 / 2)

加入书签

他在侧院的一个小亭子里等着燕韶南,这里离国公府东面的侧门很近,遥遥能看到有人匆匆进出,不时有亲信跑过来,向崔绎禀报事态进展,燕韶南听到一人报告说“……扮作难民,半路上把随行人员冲散,顺利抢到了圣旨和马”,不等她见礼,后一个又赶来道“人已经埋伏好了,只等国公爷一声令下,便动手抢粮,保证把京军全都吸引过去”。

燕韶南忍不住惊讶问道:“国公爷,到底出了何事?”

崔绎见她之前已经想清楚了,也不兜圈子,直接道:“昏君听信小人谗言,要拿我魏国公府开刀,所幸提前知道了消息,我也不能坐以待毙。”

燕韶南只觉脑袋里“嗡”的一声,脱口而出:“啊?那您是打算……”

崔绎笑了一下:“都到这份上了,不索性反了,岂不是白活一场?”

燕韶南听他口出狂言,顾不得为他担心,第一反应是自己父女该如何自处,艰难问道:“那我爹呢,还有我大伯他们会不会受到牵连?”

其实这话不需崔绎回答,她自己也知道答案。

果然听到崔绎道:“这是自然的,朝廷清算起来,你爹、周浩初还有许许多多的人都跑不掉,周浩初会跟我离开京城,你爹远在彰州,情况要好一些,我已经帮他预先安排了退路,至于你大伯那边,靖西离得近,现在通知他们逃命也不晚,到是你,韶南,你准备如何选择?”

第173章逃离

燕韶南没有多想,几乎是下意识地就脱口而出:“我?当然是赶紧去通知伯父一家,然后回到父亲身边,助他一臂之力。”

父亲燕如海有几斤几两,她这做女儿的最清楚不过,叫他读书做学问还行,当官主政一方现在熟练了,勉强称得合格,至于趋利避害面对危险做出决断,那可还差得远。

再说她和父亲初次分离这么久,难免挂念,知道出事,第一反应自然是立刻回家。

崔绎很是失望:“我原本想让你跟我一起走的。”

若是任燕韶南离开,二人就此分道扬镳,注定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和燕韶南天各一方,不会再见面了,甚至他很有可能死在离京途中,这一次即是永别。

燕韶南露出戒备之色:“怎么,您又想替我拿主意?我可不是您手下的幕僚。国公爷,我是您请来帮忙查案的,虽然幕后真凶尚未查清楚,可不能因为这个就卖给您了吧?”

崔绎没有作声。

受前世后十年的影响,他的性格其实非常独断专行,那时一个命令下去,手下人哪怕赴汤蹈火,也会依言照做,时间长了,哪怕是后来又附身古琴之中,过了好长一段黑暗幽禁的日子,也没有打磨掉多少。

\t\t', '\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