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页(2 / 2)
“算了,你回头有机会将口供交给你父亲或是那崔公爷吧,明琴宗不是官府,这次算是越俎代庖了。”王桐锦看上去显得有些意兴阑珊,“都说替天行道,这种多行不义的恶贼没啥可说的,人人得而诛之,可要改天换日推翻朝廷,这代价之大责任之重,说不定日后会后悔……祖师爷留下的告诫不是没有道理。”
王桐锦虽然喜欢打抱不平,却没有野心,他知道燕韶南屡次欲言又止,是想游说他做什么,有时候他心里也隐隐觉着长痛不如短痛,与其坐视朝廷昏庸民不聊生,帮师侄想办法推梁王一把,换个人来做皇帝说不定更好,只是一想到宗门禁令,又忍不住打起了退堂鼓。
燕韶南知道掌宗师伯是个好人,不忍叫他为难,道:“能除掉欧阳曼儿这个祸害已经是收获不少,余下的我自己想办法吧。”
王桐锦看了看其他几人,突然有了主意:“这样吧,既是关系到宗门的未来,不要由我一个人来拿主意,人人有份,待我私下里逐一问过,咱们按多数人的意见来。”
他身为宗主,愿意听大伙包括晚辈的想法,其他人自然不会反对。
明琴宗除了一位不问世事闭关的前辈,还剩下六个人,燕韶南新加入,难题又是她带来的,她的意见不算,剩下五人刚好是单数。
燕韶南退出厅堂等着,她估计两位师兄年轻气盛,尤其是胡师兄,亲自与崔绎打过交道,对他会更有信心一些,尚有可能站在自己一边,两位师伯怕是很难下定决心举全宗之力帮助崔绎造反。若是二对二,老师的选择就成了关键,若是三人反对一人赞成,老师怎么想也就无关紧要了。
不过她已然存了最坏的打算,并不如何忐忑,默默思忖怎么仅凭自己这二百来个人打开局面,将梁王逼上崔绎的“贼船”。
大约是决心不好下,足足过了两个多时辰,王桐锦才把燕韶南叫了去,道:“我问过你师伯师兄,他们两人支持,一人反对,我思来想去,还是觉着这么大的事情,应该听听你老师的意思再说。你说呢?”
言下之意,就是他倾向于不参合国事,在接下来的纷争中明琴宗要袖手旁观。
燕韶南有些失望,却没有显露出来,道:“您不用顾虑我的想法。”顿了顿又试探着问,“师伯,我可以安排崔少康他们做事吧?”
王桐锦无奈地笑笑:“去吧,我相信你自己有分寸。”
想要接触梁王,似乎只能去庆云了,而现在通过师门,又认识了富珍,可以接上老将翁承载的这条线,不利用起来有些浪费,燕韶南准备两边一同进行。
她召集了手下人商议,还没等决定接下来的举措,密州军中发生了一件大事,称得上是风云突变,一时形势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梁王麾下竟然内讧了!
\t\t', '\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