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父皇未免太偏心了(1 / 2)

加入书签

('林净月隐约记得,上辈子徐文洲似是没能躲过京雅轩那场大火,重伤毁容,手不能提笔。

反正她出嫁后费劲心思,打算将林景川塞进观闲书院时,就没听过徐文洲的名字。

只偶尔从助教、先生口中,得知观闲书院山长有个儿子,满腹才华偏偏付之一炬……

林净月静静端详圣旨片刻,送还给徐文洲,示意他喝茶:

“先生往后可就是朝堂栋梁了,满书院的学子,都得为您骄傲。”

说实话,先前徐垣和徐文洲的确颇有才气、闻名天下,但两人都不入朝为官,在某些人眼里,这份才气就略显虚浮。

今日徐文洲一跃从布衣到正四品,往后再也无人会质疑徐家父子的才干。

徐文洲苦笑了下:“太子妃谬赞了。”

他自是清楚,入朝为官对他,对父亲,乃至对整个观闲书院,都百利无害。

只是一入朝堂,难免惊起波澜,徒生些许烦心事。

别的暂且不提,单就除休沐外,每天都得上早朝,就能叫他痛苦不已。

林净月闻言失笑:

“先生果真还跟我们初见时一般有趣。

其他人一夜之间从布衣到大官,一蹦三尺高都算是内敛的,也就小徐先生您不担忧朝堂风波,反倒担忧起未能早起了。”

徐文洲将圣旨揣进袖子里,轻轻摇头:“虽然不清楚陛下为何要用我,但仔细想来,与你,与太子都脱不了干系。”

说来也真是巧,他与林净月初见的京雅轩,就是太子的产业。

“先生说笑了。”林净月短暂回忆了下往昔,也觉得太巧合了,“陛下用谁不用谁,绝非我与太子殿下能置喙的,全看先生您饱读诗书,德才兼备……”

说到这里,林净月话顿了顿,和徐文洲对视一眼,脑子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明年增开恩科,增收进士,世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徐文洲入朝,极有可能是泰丰帝在为将来做打算。

毕竟大渝初建时,世家纵横,掀起风浪无数,又有泰丰二年的旧事……泰丰帝不敢用,也不会重用世家的人。

但为收拢天下读书人,泰丰帝定要找个担得起重任、又被众多书生认可的大儒。

整个京城,除了徐垣外,就是徐文洲了。

徐文洲:“……”

怪不得总管太监陈诲,跟他说什么,朝廷正值用人之际,他不入朝,就得他爹徐垣出山。

徐文洲干咳一声,起身朝林净月行礼告辞:

“父亲还在书院等我的好消息,微臣告辞,还请太子妃往后行事,小心谨慎。”

小令子一看徐文洲出门,颇有眼色,一路将他送到了皇宫门口。

回了东宫就见太子妃垂眸沉思,他刚要劝劝太子妃莫要太过思念太子,就听她吩咐:

“你去打听一下朝堂上的消息,看有多少言官御史弹劾我,或是弹劾东宫。”

小令子恍然点了点头,在宫里转了一圈,很快传来消息。

大半御史言官都上了奏折弹劾太子妃。

弹劾最多的,就是她不该与民争利。

林净月听着听着就笑了,让泊春取来笔墨,写了一封请罪书,命小令子送至勤政殿。

*

前朝后宫,都因泰丰帝突如其来的一笔,惊起阵阵涟漪。

孟贵妃眉头紧锁,遥遥看着十二皇子所在的宫殿,轻轻叹道:

“七年前,后宫死了不少妃嫔,前朝好些官员被牵连入狱抄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