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我很有自信(2 / 2)

加入书签

接下来石楠生和杜琪锋会支持《1937》,算是李导欠上了一个人情,而代价就是往后李大导对港岛电影多多照顾。

李声耀闻言,看了眼石楠生。

心里觉得好笑,作为评审本来就应该公平公正,现在石楠生拿这件事来让他做出某种承诺。

他觉得很可笑。

或许石楠生和杜琪锋觉得他需要保驾护航,但他从未有这样的想法,他很自信。

他摇摇头,“石小姐,我不能向你们保证你说的话,我今晚累了,就这样吧。”

话落,李声耀起身,随后便在石楠生诧异无比的目光中,迅速离开了。

……

石楠生的事并没有影响李声耀看电影的心情,接下来的一天,他依旧在观看各种各样的电影。

一直到了2011年5月16日上午9点,《1937》正式展映,他这才收起了悠闲的心情,准备《1937》的展映。

根据李声耀的深思熟虑。

《1937》将在戛纳电影节上连着展映两场,全部都是三百人的影厅。

时间到了,邓斯特,皮特,朱莉,以及德尼罗,还有一些李声耀不认识的电影人果然来到了《1937》的展映影厅。

德尼罗还停下来与李声耀聊了一会儿。

“李,你的电影有一个很不错的噱头,不过我希望这不仅仅是一个夺人眼球的东西,还是一次巨大创新和发展。”

德尼罗随后便进入影厅了。

李声耀并没有进去,他早就看过《1937》,他打算坐在外边,感受里边观众的情绪。

此时陆陆续续有观众进入影厅,很多观众直奔《1937》展映影厅,看样子就是奔着这部电影过来的。

这其中以白人为主,他们应该是法兰西本地人。

他稍稍有些惊讶,他并没有安排人在戛纳宣传《1937》,那么怎么这么多本地人过来观看《1937》呢?

就在此时,影厅里边的工作人员站在门口,阻止想要继续进入影厅的观众。

“已经坐满了三百人,里边没有空位了。”

展映竟然百分百上座率。

很多影迷站在门口,一脸无奈。

李声耀给大鹏使了个眼色,让其过去打听消息。

片刻后,大鹏一脸激动回来了,“导演,戛纳电影节官网推荐了几部参赛电影,《1937》就是其中之一。”

原来是这样。

竟然有官方强推,李声耀笑笑,“行,我们等着看效果吧。”

越来越多的本地影迷过来,想要观看《1937》,很多人听说满座了,都是一脸遗憾。

李声耀坐在影厅外边的椅子上,微笑看着过来的影迷。

就在此时,一名身穿阿玛尼西服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伸出手说道:“李,很高兴认识你,我是高蒙电影公司的市场部经理,我叫约翰。”

约翰四十岁左右,身体强壮,肩膀宽厚,一看就经常锻炼。

他的头发剩余不多,但依旧精心呵护,完全往后梳。

整体来看,这是一名欧洲精英。

而约翰没有骗人的话,作为高蒙电影公司的市场部经理,那他的确已经爬到了很高的阶层。

欧洲一体化之后,法兰西和徳國疯狂侵占吞噬其他国家的优质产业。

现在欧洲最大的三家电影发行公司,最大的三家院线公司,都是法兰西公司。

这三家公司,便是高蒙电影,百代电影,以及欧罗巴电影。

其中高蒙电影成立最早,一八八八年就成立了,现在已经是欧洲影视圈巨无霸,他们即制作,又发行,还有院线。

高蒙电影在整个欧洲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李声耀站了起来,与约翰握手,随后说了一些客气的话。

“李,我尽管还没有看过你的电影,不过我觉得这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影,我非常认可你的才华。”

李声耀保持警惕,微笑点着头。

约翰跟着又说了一些好听的话,他这才说道:“李,我们很看好《1937》在欧洲电影市场的发展,我们想要购买《1937》的院线版权,价格是五百万欧元。”

购买版权,也就是高蒙支付五百万欧元,之后《1937》在欧洲放映的票房收益,就全归于高蒙,与风华没有关系。

这样的买卖交易,其实才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不是所有国家的电影,都是好莱坞电影,可以在全球发行,能够在世界各地赚钱。

绝大多数小国家的电影,是以相对比较低的价格,将版权一次性卖出去。

内地的发行公司,其实很喜欢玩这一套。

在李声耀前世,泰兰德的《天才枪手》,据说五十万就卖给了内地的恒业电影,然后赚了好几亿。

《摔跤吧,爸爸》卖给内地的华影天下,版权不过三百万。

现在高蒙愿意开出五百万欧元的价格,其实已经算是高价,差不多四千万人泯币了。

李声耀闻言,微微一顿,随后微笑摇头,“很高兴高蒙影业这么看好《1937》,不过我们已经跟华纳有过约定,华纳会帮助全球发行。”

约翰听到了华纳,眉头微皱,但他并没有放弃,“李,我觉得关于《1937》,你应该好好想一想。”

“《1937》如果口碑好,那么接下来由华纳发行,自然没有问题。”

“但《1937》如果口碑不行,那么就算是华纳发行,在欧洲不一定能赚五百万欧元。”

“而我们现在给你一个机会,你可以稳稳的拿到五百万欧元,完全不需要担心后续的票房。”

是要稳定的五百万欧元,还是要博一下更高的收益。

这是一个选择问题。

此时影厅正在放映《1937》,没有笑声,没有掌声,显得很安静。

刚刚一群想要过来观看《1937》的影迷,见没有座位后,绝大多数人都离开了,仅仅少数七八人愿意坐在一边等候。

李声耀其实很理解约翰的话。

不过他排练五个月,正式拍摄三个月,后期两个月,加上前期准备的时间,总共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请来了四千多名群演。

他自然对自己的电影有信心。

“约翰,我考虑很清楚,我们会与华纳合作,进行全球发行。”

(本章完)',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