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恶毒(2 / 2)

加入书签

皇后显然决定,只要赵瑾熙没有确凿证据,她绝不认账。权力成了她的盾牌,也是她的庇护。

赵瑾熙嘴角勾起一抹不明意味的笑,看向皇后:

“若你不信,我可以让人将那晚被派来监视我们的家伙带来,让你亲眼看看,是否真是我母后的眼线。”

皇后闻言,全身一颤,知道赵瑾熙所言非虚。若真是在冷宫行此勾当被赵瑾熙发现,她的下场不堪设想。

她做了太多伤天害理之事,一旦被赵瑾熙掌握,后果不堪设想。

“一派胡言!荒谬至极!”

赵瑾熙见皇后神色慌张,知道她心中已有忌惮,便又道:

“你还不明白我的意图?若你继续顽抗,我会让你亲口承认你的过错。”

皇后心中一凛,意识到自己已无路可逃。

“哼,你再胡言乱语,你父皇不会放过你的。这事若传扬出去,你可就惨了。”

皇后目光紧锁赵瑾熙,期盼他能自行退缩。而赵瑾熙却毫无惧色,继续说道:

“父皇是否饶我,你心里最清楚不过。”

皇后一听赵瑾熙提及皇帝,不禁浑身发冷,一时之间不知所措。

就在这时,皇帝终于按捺不住。

“够了够了,朕在此,你们这般吵闹,像什么样子!”

皇帝的呵斥让皇后一惊,连忙跪下求饶:

“请陛下恕罪,我只是想让赵瑾熙退一步,别再纠缠。”

皇帝并未理会,转而严厉地看向赵瑾熙。

“好,让他走吧。我倒要看看,你究竟有何理由,如此坚持。”

皇后闻言,顿感绝望。她没想到皇帝竟会答应赵瑾熙的要求,一切计划瞬间化为泡影。

“皇上……”

“皇后,不必多言。人在权下,不得不低头。只要我们没做亏心事,就不必惧怕他。”

皇后被皇帝的话堵得哑口无言,心中虽不甘,却也无可奈何。作为一国之君,她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绝不能有任何闪失,否则一旦被人抓住把柄,后果不堪设想。

她沉默着,低垂着头,不知如何应对。

若那些未及时服下解毒丹的人会在一日内丧命,即便赵瑾熙能在无人见证的情况下将她从死亡边缘拉回,也无法让人相信一个口无遮拦的妇人之言。

最终,一切努力只怕会换来一场无妄之灾!”她手抚胸口,试图平息内心的波澜,找回几分宁静。

赵瑾熙起身欲往嘉仪堂带人,皇帝轻轻挥手,示意一名内侍随行。她踉跄着站起,正欲离殿,忽忆起孟鸾月尚在人间,急忙转身跪倒。

“父皇,孩儿有紧急之事禀报。”

面对跪在地上的赵瑾熙,皇帝心中疑惑,却未阻止,任其言说。

赵瑾熙急切言道:“父皇,鸾月是被皇后派人带走的,如今下落不明!”

“什么?”

“父皇,您一定要救救鸾月,她实乃无辜。”

赵瑾熙的话语中满是忧虑。

“哦?”

皇帝眉头紧锁:“你怎知是皇后所为?”

赵瑾熙闻问,连忙解释:“昨晚,鸾月带我去了冷宫,意在救人。但她言及遗忘一事,独自离去。待我赶到,只见一片废墟,只有侍卫在场。我多方打听,方有所获。”

言毕,她的目光不自觉地投向皇后。

“可是如此?”

皇后依然摇头否认。

皇帝令赵瑾熙先带人证前来,而赵瑾熙却坚持孟鸾月仍在宫中。

“此事皇后必有关联!”

赵瑾熙厉声指向皇后,后者一脸愕然。

“陛下,臣妾无辜,恳请明察。”

皇后委屈地跪倒在地。

“父皇,此事需严查,另有一奇事。”

“何事?”

皇帝皱眉询问。

赵瑾熙起身至皇帝面前,详述昨夜之事,无一遗漏。

皇帝沉思片刻,抬头以复杂眼神审视皇后,随即下令全宫搜寻孟鸾月。

孟鸾月双手双脚被缚,口中塞物,眼中满是恐惧。听到赵瑾熙在外向皇帝禀报,她的心跳骤然加速,一股强烈的希望涌上心头,心中却暗自咒骂:“可恶,赵瑾熙,你竟还记得本小姐!”

四肢已感麻木,多次昏迷后,她勉强恢复了些许力气,试图挣扎,无奈绳索牢固,加之长时间束缚,手脚无力,解脱无望。

“狠心妇人!”

孟鸾月怒斥。

她尝试撕裂空间逃离,一入空间即见剪刀,可惜双手被束于身后,无法触及。她只好关闭空间,另寻出路。

此密室隐秘异常,仅凭赵瑾熙与那位不甚勤政的皇帝盲目寻找,她怕是永无出头之日。

她竭力挣脱绳索,却因绳索坚韧而无果。不甘心之下,她尝试用嘴咬住绳索,企图从缝隙中逃脱。

“哎哟!疼!”

唇已破皮出血,血丝沿着嘴角滑落,染红衣襟。她仰首环顾,似在寻找解绳之物。

视线最终落在墙上悬挂的短剑上,她伸手摸索。

双掌被剑刃划伤,血水渗出,孟鸾月强忍剧痛,坚持伸手。

短剑锋利,常人难以把握,孟鸾月纤细的手指亦难以掌控,但她并未放弃,四处寻找支撑点,奋力一跃。

未果!

反复多次,终将短剑取出。

心中一松,暗喜:“成了!”

短剑在手,绳索再难束缚。

孟鸾月迅速割断绳索,得以喘息。见双手血红,她扯下衣布简单包扎,随后开启空间,服下疗伤药剂,腿软坐下休息。

她思量着逃离之策,外面的动静她也听到了,必须尽快行动,助赵瑾熙一臂之力。

不能再耽搁了。

她起身环视,寻找时机。然而,密室封闭,出路难觅,她焦急万分,时间紧迫,必须速离此地。

突然,左侧墙角露出一个洞口,似是生路。

她踏着石板,紧握短剑,步步谨慎。

洞内光线昏暗,一缕微光映在身上,不禁打了个寒战。这是何处?黑暗、阴森,又一处冷宫?

越行越觉诡异,心跳愈发加速。

最终,前方透出一线光明……

她屏息凝神,脚步轻如猫行,缓缓向前迈出,心中五味杂陈,难以名状。

眼前的景象渐渐明朗。

孟鸾月隐约望见一口类似地下井的构造,上方覆盖着一块厚重的方形木板,从四边的缝隙中,微弱的光线透出一线生机。

她紧握手里的短剑,步步为营,谨慎地靠近,确保所有防御措施无懈可击后,才鼓足勇气,向那未知之处进发。

那里,究竟潜藏着怎样的未知?',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