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谁是多出的皇子!(2 / 2)
薛昭矩揉揉手掌,心神很快投入到了学问里。
啪——
戒尺又在薛昭矩的手心落了一记,在他沉迷学习的时间里,九皇子开小差,又在描红本上画了一堆小动物。
张赞禹将那一页撕下,宣布下课,走出了上书房。
他又来到了养心殿。
康宁帝难得空闲,正在与徐忠德下棋。只是这棋分外古怪,根本不似围棋的下法。
“这是九皇子鼓捣出来的黑白棋。”康宁帝解释道,“比围棋简单得多,倒也有几分意思。”
徐忠德退下,让张赞禹接手,康宁帝与他讲了规矩,棋局继续。
“赞禹可是来告状的?朕听说,那混小子昨日装病,今日又睡到日上三竿才过去上学,真不像话!”康宁帝沉思片刻,落下棋子。
张赞禹看着棋局,摇摇头:“九皇子的学业并未落下,已识了不少字。”
棋盘上,康宁帝的白子占了优势,张赞禹的黑子落入下风。康宁帝有黑白棋的经验,对上张赞禹这个现学现下的,本就有优势,再加上张赞禹继承的是徐忠德的棋局,本就处于劣势,这两者相加,白子的局势大好。
康宁帝心情舒畅,往日里下棋,他从未赢过张赞禹,今日可算有了胜利的希望。
他笑着问道:“不是为了告状,朕难得一见的张师,今日怎么又来了?”
“来送九皇子的画作。”张赞禹落下棋子,从袖子里取出纸页。
徐忠德接过,交给康宁帝。这举动看着有点儿滑稽,张赞禹就在康宁帝身前,一伸手就能捅到康宁帝的鼻孔,却还要通过徐忠德转送纸页。
这是因为,康宁帝是君,张赞禹是臣,就像人必须通过神官才能向神明递送祈求,臣也必须通过君的近侍,才能向君递送东西。更早的时候,不只是送东西,就连话语,都要通过近侍转达。
简单来说,必须有个中间商。
这是理论,实际操作起来,历代皇帝们在私下里都懒得遵守。张赞禹是康宁帝亲信,养心殿里没有外人,他本也不用遵守,但他为人谨慎,徐忠德手又快,所以造成了这奇妙的一幕。
康宁帝接过纸页,有些乐:“这小子,每次上学都有画作问世?”
他先落下棋子,随后摊开纸,看看那调皮捣蛋又机灵可爱的九皇子,这次又画了什么玩意。
“哟,这次不是小乌龟了,是小猪。”康宁帝乐呵,“这画笔瞧着也有意思,原以为是小孩子涂鸦,今日看了,似乎内有乾坤。”
张赞禹盯着棋局,眼也不眨:“皇上仔细看画的内容。”
康宁帝一面瞧,一面下棋。
纸上一共两种动物,三只猪,一只狼。
三只猪似乎是三兄弟,长相一样,只在额头有一二三的序号。
他们分别建了三座房子,老大是草屋,老三是砖屋,老二看看左右,选择了木屋。
随后是狼的出场,吹倒了草屋,撞倒了木屋,在砖屋前没了法子,从烟囱钻入,被陷阱杀死。
故事简单,没有文字。初次看完,康宁帝只是乐呵,放下纸页,走了两步棋,突然觉得故事挺有意思。
仔细一琢磨,里面蕴含着一些道理。
这让他失神。
若现代人见了夏景的画,只要看到开头。就能反应过来,这是《三只小猪》的故事,这个在现代风靡全球的童话故事,穿越时空来到养心殿的桌上,吸引住了从未见过此种题材的康宁帝。
康宁帝敏锐地发觉了其中的教育意义,越琢磨,越是觉得妙。
草屋砖屋和木屋,分别代表了急于求成、深谋远虑和轻虑浅谋。
这小子,还有这样的思维境界?
康宁帝皱着眉,提着棋子的手搁在了桌上,棋子在指尖转动。
“皇上,该您下了。”张赞禹催促道。
康宁帝这才想起来自己在下棋,并且即将达成赢下张赞禹的成就。他将三只小猪的事先放在了一遍,专心看向棋盘。
他一怔。棋盘上原先大好的局势,在他走了十来手的神之后,完全变了样。
“张师如此狡诈!”康宁帝惊呼。
怪不得引导他去看这张画!原来是用的盘外招!
“皇上,棋局如战局,兵不厌诈。”张赞禹笑道。
康宁帝投子认输,有些郁闷,拿起画又看了一遍,心情好了起来。
他将画递给徐忠德:“找画师描下来,送去诸位皇子的宫里。”
“诺。”徐忠德见康宁帝似乎忘了什么,提醒道:“皇上,九皇子那边……”
康宁帝这才想起来画是夏景的。
他拿过一旁的纸页,照着夏景的画,临摹了一幅,拿起来欣赏片刻,递给徐忠德。
“这个赏给九皇子,你再从库房里挑点儿东西去。”他说道。
“诺。”徐忠德应下,心中欢喜。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