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社死了(2 / 2)

加入书签

娴妃难免怀疑,张赞禹是在收集证据。

这冤枉了张赞禹,这个思维灵活的老学究,只是觉得九皇子画的很有意思。

但在结果上,娴妃没有错,张赞禹的确将画带去养心殿,给康宁帝看了。

萧月眯起眼。她已不是去年那个遇到事情只能惶恐不安的昭仪,她思考,怎么能解决这个祸患。

“妹妹莫慌,我让绪儿去问一问。”娴妃安抚道。

不用宁守绪出马,徐公公领着一队人,已经到了静怡轩外。

听到动静,娴妃和萧月走出来,都很疑惑。

徐忠德领着小太监们,向两位娘娘请安。

“这是皇上赏赐给九皇子的。”徐忠德指挥太监们放下箱子,又从怀里取出康宁帝的亲笔画,递给萧月。

太监们风风火火地进来,又风风火火地出去了。徐忠德还得去别的皇子那边送画。

除了不在宫里的大皇子,从太子到五皇子,从七皇子到八皇子,都要跑一趟。

唯独六皇子除外。这就是康宁帝后来的吩咐。上书房的事,从来逃不过康宁帝的眼睛,包括今日上书房的争执。

丽秀宫里,顺嫔从宫女太监口中,得知徐忠德去了一个个皇子宫殿,让太监收拾了院子,让宫女为自己整理了衣裳。

她等啊等,等到太阳下山,也没见到徐忠德的人影,脸一下子白了。

诸皇子那都去了,唯独没来丽秀宫,含义很明显。

静怡轩里,娴妃和萧月则是一头雾水。

两个娘娘坐在罗汉床上,研究康宁帝的真迹,两个孩子爬上床,立在她们后面,看康宁帝的临摹的漫画。

不论是萧月和娴妃,都瞧出了画里的教育意义,只是疑惑,康宁帝怎么送这个东西过来,院子里,还有一箱春日的用具,怎么看都是奖赏。

“这画的模样,有点儿眼熟。”娴妃研究道。

她见过夏景的简笔画。

“这就是我画的!”夏景开口,道破了缘由。

他也没想到,张赞禹收了自己的画后,转手就送去了养心殿。

更没想到,康宁帝见了,居然下令临摹,并送去了各个皇子呢。

娴妃和萧月面面相觑,宁雪念只顾着看漫画,九皇子一个人低着头,念叨着盗版、抄袭、知识产权之类的话。

娴妃又拿起纸页,瞧了一遍故事,对萧月叹:“景儿真是了不得,随手画一个小人画,也能画成这样。”

这下不用去张赞禹那边问了,也不用担心了。

天色已晚,娴妃从静怡轩回去,路过养和轩,进去瞧了眼,果然宁守绪正盯着徐忠德送来的画发愣。

娴妃笑两声,用从静怡轩得来的消息,震惊了宁守绪,心满意足地回到福清宫。

画只送了皇子,但画上的故事,很快传遍了后宫,成了近来嫔妃宫女们的消遣。

到第三天,宫廷画师临摹画的临摹画,已传到了宫外。

夏景坐在薛家的小院里,看着不知道临摹了几手的《三只小猪》,饮了口茶。

他扼腕叹息,皇子身份耽搁了他的文化天赋,不然,他已经是闻名七国的童话大师!

薛昭矩看看九皇子,说明道:“宫外都说,这是张师画来玩的。”

他刚见到画的时候很茫然,怎么前几日他眼睁睁看着九皇子开小差画的画,成了张赞禹的作品,摆到了他面前?

当时那一瞬间,薛昭矩脑袋中闪过了‘学生天纵奇才创作传世文章,师长厚颜无耻篡改论文一作’这样的故事。

要不是张赞禹早就名满天下,要不是传言里,有张赞禹碍于面子不愿承认这一条,他说不定真信了。

“有张师背锅挺好的。”夏景放下手上的画,“这些都画歪了,上纸笔!”

目前能临摹《三只小猪》的,都是权贵身边的画师,画技都不错,只是初次模仿此种画风,难免有些偏差,加上压制不住手中的表达欲,做了些有意的更改,再加上流传了好几手,画面差别已是极大。

夏景画出正版,赐给薛昭矩。

薛昭矩接过:“谢过九皇子。”

“我的手工皂呢,晾好了没?”夏景问起正事。

薛昭矩捧来一排凝固的肥皂,在夏景的吩咐下,用刀分开。

一共分成了十五块。

夏景用布袋装好,交给小田子拎着,拍拍薛昭矩的肩膀,离开薛家。

这三天,九皇子乖巧勤学,只开了隐蔽的小差,没有留下把柄,今日也是放学后才出来的,天色已晚,得尽快返回。

薛昭矩送夏景到府门口,夏景踏着马凳,进入马车。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