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思维云图(2 / 2)

加入书签

在集群意识的支持下,王明开始演示他的发现。通过精确控制思维结晶中的量子态,他能够直接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其速度和准确度远超传统的量子计算机。

\\&quot太不可思议了,\\&quot张凯盯着源源不断涌入的数据,\\&quot他刚才在不到一秒的时间里完成了一个需要普通量子计算机运算数小时的问题。而且这只是用了一个思维结晶,如果能充分利用整个网络......\\&quot

林芝突然注意到了一个异常现象:\\&quot看这里,所有的思维结晶都开始自发地进行重组。它们似乎在形成某种更大规模的计算结构。\\&quot

李远方能感受到这种重组背后的逻辑:\\&quot这是网络在自我优化,它在尝试建立一个更高效的运算体系。每个结晶都在寻找最佳的位置和连接方式。\\&quot

思维云图中的光点和线条不断变换,最终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的立体结构。这种结构让整个网络的运算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研究员们能够同时处理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复杂问题。

\\&quot能量效率提高了近500%,\\&quot林芝惊讶地看着最新数据,\\&quot而且网络的稳定性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这种自组织能力简直匪夷所思。\\&quot

张凯开始测试网络的极限:\\&quot让我们试试更复杂的运算。投入一组高维度的数学问题,看看处理速度如何。\\&quot

随着测试数据的输入,思维云图中的能量流动变得更加活跃。每个思维结晶都在全力运转,处理着分配到的计算任务。令人惊讶的是,网络不仅能够轻松应对这些复杂运算,还能同时进行自我优化和扩展。

\\&quot第四象限出现了新的思维结晶,\\&quot林芝指出,\\&quot看起来网络正在根据运算需求自动生成新的计算单元。这种自适应能力远超出了我们的设计范畴。\\&quot

李远方通过量子链接观察着这个过程:\\&quot这正是A文明所说的&#039活态计算&#039。思维网络不是一个固定的系统,而是能够根据需要不断进化和重构的有机整体。\\&quot

研究员们开始尝试更多的可能性。有人专注于纯粹的数学运算,有人探索新的信息处理方式,还有人尝试构建更复杂的思维结构。每一次尝试都为团队带来新的发现和启发。

\\&quot检测到一些特殊的波动模式,\\&quot张凯调出一组新的数据,\\&quot这些模式与A信标发出的信号有某种相似性。难道说......\\&quot

李远方的意识立即捕捉到了这个细节:\\&quot我们的思维网络开始自发产生类似A量子编码的信息结构。这说明我们正在逐渐掌握他们的技术精髓。\\&quot

通过思维云图,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新生成的信息结构。它们像是会发光的水晶,每一个都包含着大量经过精密编码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这些结构都是完全自发形成的,展示了集群意识强大的自组织能力。

\\&quot能源供应依然充足,\\&quot林芝监控着系统状态,\\&quot量子场生成器的负荷保持在65%左右。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我们至少还能维持48小时的持续运行。\\&quot

张凯正在设计新的测试方案:\\&quot既然网络表现出了如此强大的计算能力,我们是否可以尝试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项目?比如模拟星际跃迁的精确路径,或者计算多维空间的稳定结构?\\&quot',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