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矛盾越来越重(2 / 2)

加入书签

宋林书也从柳河县回来了,他还是流州州牧,这是朝廷任免的,不能一直待在柳河。

张悦城与杨凤清换了地方,他去了武安县,互市的主张与他说过后,他并没有意见。

张家在流州是大族,而他张悦城也是个聪明人。

这是个机会,或许能让张家一步而上,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将家族中的年轻子弟都带到了武安县。

卢佳每日都在书院中忙碌,与流州士子的一年之约,让她不敢有丝毫放松。

倒不是自己京城四大才女的名头,而是灵州王府的威望不能受损。

凌渊回来的时候,她都不知道,直到凌渊出现在书院,她才又惊又喜。

虽说还未完婚,但她心里早已装不下别人,凌渊在北蛮草原上打仗,她一直在担心。

隔三差五的都会差人来流州府衙询问情况。

这一个多月,凌渊也没闲下来,灵州和流州的发展速度很快,官员良莠不齐的弊端开始出现。

贪腐之风倒还好,抵触新政的不少,阳奉阴违,根本找不到他们的把柄。

真要怪罪下去,他们来一句能力有限,还请允准告老还乡。

而流州的士子们因为招收女学生的事,与流州府的关系并不融洽。

他们大部分都不愿意出仕,想要借此机会,给灵州王府压力。

在如今的大璃,想要做官,需要州府的举荐,会要查你的家学渊源。

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十分森严,能出仕的一定是有士族背景的。

这也是为何那些商人,散尽家财都想要为自己捐个官的原因所在。

凌渊反其道而行之,商人中不乏读书人,他们的能力并不比士族差。

要论发展地方经济,他们可能更加擅长,只要监管到位就行。

于是,凌渊在流州府召见了流州大大小小的商人,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后,引起了滔天巨浪。

这是凌渊与士族的第二次对抗,第一次是女子入书院。

这一次更加猛烈,这可是要断了他们做官的路,士族们暗中勾结,想要在流州弄出点动静来,好让朝廷出面。

不少致仕的官员们也都站了出来,每天聚集在一起高谈阔论,抨击着凌渊此举的不妥。

商人岂能入仕,这在他们看来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是在毁灭大璃朝廷的根基。

醉仙楼内,这是流州府最大的茶楼,其实说是茶楼,实则是这些士族们狎妓的地方。

只是为了附庸风雅罢了。

今日,来的人不少,整个三层的大堂内密密麻麻都是人。

有十余个胡子花白的老头子坐在正中央,他们在致仕之前,都曾是朝廷的官员。

其中甚至有从京城回来的,这些人关系错综复杂,就连宋林书这样的地头蛇,对他们都是礼遇有加。

凌渊自从召见商人,想要启用商人子嗣后,醉仙楼每日的辩论就没少过。

宋林书几次派人来好言相劝,都被他们轰了出去。

被他们痛骂了一通。

“各位老大人,我们不能任由灵州王如此胡闹下去了,上次是女子书院,这次又是要选拔商人为官,这是在毁我大璃根基啊!”',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