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新作品,无法接受的新任务(2 / 2)

加入书签

他离远一些,眯着眼睛观察。

画中隐约有条分界线,一部分像天空,一部分像灯火通明的建筑。

一些随意点缀,甚至是甩上去的颜色,有点像隔着玻璃看闪烁的灯光,玻璃上还有点湿润空气。

姜哲想了很多种可能,最终的结论是,也许是毫无顾忌的创作,歪打正着的表现出特殊的光影效果。

他看着这幅画,突然想到,自己还没想好的用来参展的作品。

如果把这张画,作为草稿,进行进一步的创作。会不会出现更好的作品?

按照以前的经验,只要被系统评价为精品,就可以拿去参加省内年展。

姜哲打开思路,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他拿出一张素描纸,开始画草稿。

草稿以抽象作品为底稿,进行改变。

他在不改变大结构的前提下,把一部分细节画的更真实,也更生动。

姜哲一连画出几幅草稿,用系统进行审阅。其中一幅草稿,真的获得精品的评价。

有了系统评价,他放心大胆的开始创作正稿。

他先把一张对开水彩纸裁至合适尺寸,然后开始画铅笔稿。

画面展开的角度,是他站在机场大厅外的视角。

机场建的外轮廓,形成隐约的分割线,占据了画面最重要的黄金位置。朦胧夜色占据1/3多的画面。

姜哲很快画完铅笔稿,略微酝酿情绪,就开始铺色。

昨晚,自己带着情绪作画。现在,既要调整好情绪,还要把控画面。

他用大号板刷蘸着颜料,从夜晚的天空开始画起。

朦胧的天空,并不是只有灰暗,还需要变化微妙的颜色。

姜哲铺色的同时,经常使用喷壶,让画面保持湿润,用水帮助颜色衔接融合。

因为天空的色彩和地面暗处的色彩接近。他画完天空,顺势完成部分暗处的刻画。

他后退几步,观察画面,觉得效果不错,就开始描绘机场建筑。

建筑,广场,道路只是在画面中出现了一部分,属于画面中的亮部。

有了之前的准备,姜哲处理这些形象时,驾轻就熟。

一层一层颜色叠加,让肌理更丰富。他偶尔用刮板将一部分颜色刮掉,形成不同大小的灯光或反光。',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