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超越,新的方式,色彩(2 / 2)

加入书签

此时,一位研究生过来找严老师。

等班长离开,研究生说道:“老师,我刚才来过,您现在越来越会调动情绪。我看好多学生走出去的时候,特别兴奋。”

严老师笑而不语。

研究生继续说道:“我想起第一次听您讲课,听的时候觉得很明白,但到了自己动笔的时候,似乎又糊涂了。”

严老师说道:“限于天赋,真正能找对路的人,并不多。”

姜哲走向图书馆途中,付敏和牟星,以及另外两位同学,陆续赶过来。

几人边走边议论。

付敏说道:“我听课的时候,觉得很明白,但是离开教室之后,突然又糊涂了。不知道要画什么?”

姜哲也有同感。离开气氛热烈的课堂,很多人逐渐冷静的下来。严老师的课,让人听的过瘾,但是,最终还是要创作。

去图书馆也只是寻找灵感,不能模仿。很多画家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创作方向,所以画家当中才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现象和作品。

同行的一位同学说:“我听的时候很明白,但现在感觉更糊涂。以前不管是模仿还是怎么创作,都有方向,现在……”

牟星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姜哲说道:“冷静一会儿,去看看书。创新,不一定把自己的基础全扔掉。如果不行,咱们就当缝合怪。把两个甚至三个流派的东西融合到一起。”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想的。历史上有很多画家,就是这样成功的。

来到图书馆,几人分头寻找自己想看的画册。

姜哲找到法国印象派画家的画册,开始翻阅学习。

这一节课的课题是研究色彩。严老师是从印象派开始,讲述色彩。此外,姜哲在巴黎时,看过一些印象派画家的作品,还有印象。所以,他想学习这批画家对色彩的变革方式。

姜哲始终记得,情感表达的重要,所以,尽可能找与自己和生活接近的题材。最终,找到毕沙罗一幅作品――蒙马特大街。

表现当代都市的题材,与他的生活接近。他研究这幅画的创作背景与画面细节,试图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毕沙罗以蒙马特大街为素材,创作了十几幅作品,表现了不同时间的城市街道。

他重视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捕捉瞬间额光影效果。画面中,有特别细腻的表现,也有模糊的轮廓线。

姜哲还关注,画家如何在画中表现巴黎的繁华与浪漫,如何表现城市文化气质。',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