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战通州 3(2 / 2)
要说,通州周围的守军,还是很“强”的!甚至比滦河防线的部队还是要强很多的。
通州的右翼:有东南侧十几里外张家湾的二十多营鄂军,由湖北提督吴凤柱(前些日子还是署理,现在已经是正牌的提督了)率领。吴凤柱部二十个营是生力军,休整充分。虽然是新兵居多,但这个时候,已经算是强军了。
通州的左翼,有十五营皖南练勇(淮军)驻守在通州西的八里桥以北,由皖南镇总兵李占椿率领。这十五营皖南部队,实际上也是年初增援山东战场的,但是却没有赶上战斗。因此也被调往山海关,但由于行军速度有限,将将要赶到滦河防线,前敌已经溃败,就回了通州。虽然长途跋涉,免不了疲惫,但部队却是生力军。
当下,通州以刘坤一为主帅,江北提督李林杨红旗军居中,湖北提督吴凤柱在东南,皖南总兵李占椿居西北守八里桥。三个提督总兵三角形排开。
各部都不能算是弱旅,至少在直隶地面上,都算是强军了!
事实上,这已经是清军能整合起来的最强大的作战集群了。由此可见,刘坤一还是费了很大力气的。
总兵力,红旗军以二十营计,加上新补充的十营新兵,吴凤柱二十营,李占椿十五营,合计七十余营,兵力三万余。
这些已经是大清朝所能拿出来的全部可战之军。前线的几十个上百个营,能做到迟滞日军的进攻已经是刘坤一的最大期望!话说,那些部队,基本上都是败了一次又一次,其战斗力基本上都属于李林杨曾经说过的:几声枪响就能全军崩溃的部队!而驻守京师的,除了八旗军,都是来自各地的援军和团练,直到此时,连武器都还没有配齐。
李林杨、吴凤柱、李占椿三军的任务就是尽量迟滞日军,给京师城防部队争取休整补充整编时间!',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