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记-写给同桌的你(1 / 2)
<p style="font-size:16px">【HSUANの後记】
写给同桌的你
倒叙法是一开始就决定好的,可能有些人不习惯,但我必须说,作家是一种任X的生物尤其是在成名前,指的就是三流家敝人在下我;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叙事,一来是想标新立异、扬名立万这边就直说了,二来是因为结局令人感伤,因此才大胆尝试,有句电影台词说:「倒立,是为了不让眼泪流下来。」那麽我想,把故事倒过来写,看是不是也能够转悲为喜?至少,将悲情的sE彩淡化一些。
求学时,我还真的修过一门叫做「艺术赏析」的通识课,记得讲师在学期的最後一堂课援引喜剧大师卓别林说过的一句话──「用特写镜头看人生,多半是悲剧;但如果用的是长镜头,则无疑是喜剧。」她把这句话用粉笔写在黑板上之後,头也不回地离去,事隔多年,即便早已忘了当初的学期成绩是悲剧还是喜剧,但这段文字却在我的心墙上,刻下熠熠生辉的轨迹。因此,在我花了好久好久的时间,终於学会如何运用长镜头将往事柔焦後,才下定决心动笔写《我遗落在一九九八年的Ai情碎片》。
《Ai情碎片》的故事其实在撰写《青春半熟.记忆微温》後面三分之一时,就已经开始萌芽,但碍於时间轴横跨校园到都会,当时对描写大学生活不是很有把握,加上又有新灵感,故而礼让《力行宿舍316》乱入cHa队;听起来,似乎《316》是被我拿来垫档练笔的半成品,这样说对、也不对──每一部作品都有想要挑战的主题元素,所以都是我的试验品,但每一部作品也都是我在当时状态下的完熟之作;就好b我上有哥哥、下有弟弟不是小弟弟喔,但老妈并不会认为我是她过渡时期的结晶吧!
所有的角sE在设计时,或多或少都有一个「原型」,差别在於这些原型存在於各个世界,包括现实与非现实。谷暄英的原型来自我一个朋友,原本只是想借用一些对话和场景,不料过程中的刻痕太深,即便是我,到後来几乎分不清角sE和原型二者间的差异,若造成困扰,谨此致上十二万分的歉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