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曹丕称帝(1 / 2)

加入书签

('\\&quot洛阳传来急报:曹丕已经迫使汉献帝禅位,自立为魏国皇帝!\\&quot探子的报告在成都朝堂上引起一片哗然。四百年的汉室江山,就此落入曹氏之手。

诸葛亮立即分析道:\\&quot曹丕此举意在名正言顺。有了这个名分,他就可以号召天下诸侯共讨&#039不臣&#039,我们的处境将更加危险。\\&quot

李铭补充道:\\&quot而且根据细作回报,曹丕登基后的第一道诏令,就是命令各地讨伐&#039不服从朝廷&#039的势力。这显然是在为进攻我们做舆论准备。\\&quot

\\&quot欺人太甚!\\&quot刘备愤怒地拍案而起,\\&quot曹丕强迫献帝禅位,夺取汉室天下,如今还要倒打一耙,说我们不臣?\\&quot

法正却提醒道:\\&quot主公息怒。曹丕此举不仅是为了名分,更是在试探各方反应。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稳住阵脚,不能中了他的计。\\&quot

正说话间,又有密报送到:东吴已经派出使者前往洛阳,似乎准备向新建的魏国称臣。这个消息更加令人担忧,因为这意味着魏国可能会联合东吴对付蜀汉。

\\&quot孙权此人,也是个善于见风使舵之辈。\\&quot马良叹道,\\&quot看来他是准备暂时屈服于魏国,以求自保。\\&quot

李铭分析道:\\&quot这对我们很不利。如果东吴真的投靠魏国,我们将面临两面夹击的局面。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quot

诸葛亮沉思片刻,说道:\\&quot当前最重要的是稳定内部。建议主公也正式称帝,以汉室正统自居,这样既能稳定军心,又可以与魏国分庭抗礼。\\&quot

这个建议在朝堂上引起了激烈讨论。有人认为此时称帝太过冒险,会给魏国进攻的借口;也有人支持这个提议,认为必须在名分上与魏国抗衡。

\\&quot末将赞同军师的建议。\\&quot李铭说道,\\&quot曹丕已经自立为帝,如果我们还以诸侯自居,不仅显得理亏,更会影响军心。称帝虽有风险,但利大于弊。\\&quot

就在朝堂争论不休时,又有探子来报:魏国已经开始在汉中边境调兵遣将,似乎准备发动大规模进攻。他们显然是想趁蜀汉立场未定之际,发动雷霆一击。

\\&quot看来曹丕是想速战速决。\\&quot法正分析道,\\&quot他担心我们称帝后局势会对他不利,所以要抢在前面发动进攻。\\&quot

诸葛亮立即建议:\\&quot既然如此,我们更要抓紧时间。建议主公即刻称帝,同时加强边防,严防魏军突袭。\\&quo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