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内政改革(1 / 2)

加入书签

('#34;魏国已经开始在关中地区实施新的屯田制度。#34;探子向刘备汇报,#34;他们不仅解决了军粮问题,还大大提高了当地的农业产量。百姓们都说,从未见过如此有效的政策。#34;

诸葛亮立即分析道:#34;曹丕确实有治国之才。他不仅继承了曹操的军事才能,在治理方面更是颇具创新。这个屯田制就很巧妙,既解决了军需,又安抚了百姓。#34;

李铭补充道:#34;而且魏国的改革不止于此。他们还在推行新的户籍制度,严格管理人口流动。这样不仅便于征税和征兵,还能有效控制地方势力。#34;

正说话间,又有奏报送到:魏国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的官员考核制度。官员们不仅要定期述职,还要接受百姓评议。这个制度大大提高了政府效率,减少了贪腐现象。

#34;不得不说,魏国的这些改革确实高明。#34;法正说道,#34;他们抓住了治国的关键:官员、军队、百姓。三者齐抓共管,才能让国力快速提升。#34;

刘备听完这些汇报,不由得陷入沉思。魏国的改革速度之快、效果之好,确实出人意料。如果不能迅速跟上,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34;主公,我们也要抓紧改革了。#34;诸葛亮建议道,#34;可以先从最紧迫的问题入手。比如军队补给问题,就可以借鉴魏国的屯田制。#34;

李铭立即提出具体方案:#34;可以在汉中等边境地区试行。让驻军参与农耕,既能解决粮食问题,又能安定军心。同时还要注意改良农具,提高产量。#34;

然而,改革推行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阻力。一些地方官员担心新政策会影响他们的利益,暗中设置障碍。还有一些世家大族,更是公开表示反对,认为改革会动摇传统秩序。

#34;这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却不管国家的发展。#34;马良愤怒地说,#34;建议严惩这些阻挠改革的人,以儆效尤。#34;

诸葛亮却提出不同意见:#34;现在最重要的是稳步推进。与其强行推行引起反弹,不如先在一些地方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再推广。同时也要注意安抚那些利益受损的群体。#34;

李铭建议道:#34;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比如在推行屯田制时,可以让当地世家参与其中,给他们一定的利益。这样既能减少阻力,又能调动各方积极性。#34;

就在蜀汉开始推行改革时,魏国又有了新的动作。他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兴修水利,打通水运,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让他们的国力进一步提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